怎么防控噪声污染?怎么从源头做起?

2020-11-30 14:08:03 admin
怎么防控噪声污染?怎么从源头做起?
噪声污染防治纳入城市规划,打造畅通高效的多部门共同治理联动机制,减少噪声污染对居民生活的影响
  半夜工地的施工声、道路上车辆的喇叭声、小区空地上的广场舞音乐声……噪声污染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。前不久,生态环境部公布今年1月全国“12369”环保举报办理情况,噪声污染的举报占39.5%,仅次于大气污染,排在第二位,噪声污染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不可小觑。
  近年来我在各地调研时发现,一些城市规划部门在确定建设布局时,并没有将噪声污染防治纳入城市规划。大型铁路、公路、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选址公示阶段,并未将噪声作为一项主要的控制指标;待选址确定后,环评阶段要求的防治措施只能一定程度减少噪声污染,难以对其完全消除。此外,现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明确要求,在已有的城市交通干线的两侧建设噪声敏感建筑物的,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间隔一定距离,但现实中“路修到哪儿、房子盖到哪儿”的现象依然存在。
 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,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发展,环境噪声管理仍面临较大压力。应尽快补齐城市噪声污染治理短板,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宁静生活环境的需要。
  加强城市规划,从源头防控噪声。实践证明,噪声污染的产生往往因为规划源头缺乏管控。治理城市噪声污染要有前瞻意识,应充分发挥城市规划、市政管理、生态环境等职能部门作用,通过严格规划建设项目的声环境影响评价,落实噪声防护的规划区域(距离),合理设置交通干线、工业园区等的噪声防护隔离区域(距离),并提出相应的减振降噪设施的规划设计。
  加强沟通协作,打造畅通高效的多部门共同治理联动机制。噪声问题涉及交通运输、公安、住房与建设、铁路、民航等多个部门,存在监管主体不清晰、各部门分工不明确、缺乏部门间互动协调等问题。建议落实各部门责任,统一协调政府职能,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各部门的噪声管理职责与处罚权限,形成明确分工、齐抓共管的局面。对于跨部门的复杂、新型噪声类型,应加强部门间协作。噪声监测要注意成果收集、整理,绘制噪声污染分布图,对投诉集中的区域开展噪声源解析,督促相关部门开展整治工作,还居民宁静的生活环境。
  防治噪声污染,公众也要积极贡献力量。应加快建设公众参与噪声污染治理平台,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发挥公众监督机制,有效解决噪声污染取证难的问题。加强宣传教育,引导公民既要防噪声,也不主动制造噪声。同时,还要加大科技投入,创新降噪技术,降低噪声源产生的噪声强度,扶持降噪产业发展。


  

关于我们

深圳市碧野千里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硬件集成、软件开发、计算机技术、机电一体化,网络等信息技术领域的产品开发、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。目前在物联网监测平台,室内污染监测平台,智慧环保监测的开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 碧野千里成立至今,本着为为环境保护尽一份力量的理念,不断开拓进取,设计研发客户需要的产品推向社会。 深圳市碧野千里技术有限公司为物联网,云计算,大数据,人工智能,智慧环保技术的研发支撑,从而使公司的核心技术,如软件开发、系统集成、电子商务和信息自动化技术的都有强有力支持。

详细介绍

联系我们

  • 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凤凰社区岑下路168号A栋3层
  • 199 2876 1586
  • 183 0669 1632
  • BYQL2017@163.com
  • http://www.byql-tech.com
  • 为改善城市空气质量

    碧野千里尽一份力量

  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在线客服
热线电话